最近,在国家税务总局南宁市税务局组织的一场税收宣传活动中,一级演员、广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校副校长杨建伟分享了关于税收宣传的感受。

这些年,杨建伟用艺术作品讲述时代故事,展现地方特色。他曾多次担任国家舞台艺术基金专家评委,是“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优秀表演奖、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等的获得者,有《杨老七》《敲门声》《非常母亲节》《懒汉脱贫》等多部小品、影视作品。

杨建伟说,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法治公平就是最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作为文艺工作者,既要创造美的作品,也要成为税法遵从的践行者。

从1997年参加百色市田东县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始,杨建伟每年4月都会参加广西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宣传活动,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他感慨道,从早期的发放资料、举办讲座,到现在“沉浸式”体验办税、校园税法启蒙课等的推出,税收宣传的方式越来越“接地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观念,让税法知识深入人心。

“税收宣传应该像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接地气、留余味。”杨建伟形象地比喻道,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税收的重要性,提高税法遵从度。

杨建伟还分享了自己创作税收主题作品的感受,《发哥办税记》等短剧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复杂的税收政策和办税流程巧妙地融入其中,让观众在欢笑中轻松了解税收知识。作品在广西税务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

“税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艺术创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杨建伟回忆起2017年3月,他在广西凌云县采风创作小品《懒汉脱贫》时,和团队一起到农村体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杨建伟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乡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教育环境改善,这些变化不仅是财税政策落地的成果,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杨建伟对税收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也有切身体会。“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税收政策则不断支持着文化事业发展。”杨建伟说,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底气。以广西艺术学校为例,自2024年以来,学校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已减免税收38.12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学校师资培养、教学设备更新、艺术创作等方面,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