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是企业赢得未来、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百色市右江区,税务部门化身“绿色向导”,精准送政策、暖心优服务,为区域产业向“绿”而行注入“税动力”,共同擘画生态经济新蓝图。

绿色税惠“及时雨”,浇灌老树发新芽

拥有近60年历史的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和首批“清洁生产企业”,其钛白粉年产能达6.7万吨,产品在西南市场占有重要份额。然而,蓝星大华也曾因传统工艺制约,一度被高水耗问题困扰。传统生产工艺曾使企业面临高水耗的难题。“传统工艺下,我们的单位产品取水量居高不下,不仅增加成本,更制约了绿色发展。”公司财务负责人黄倩倩回忆。

瞄准企业技改降耗的迫切需求,右江区税务局主动开展定向辅导,将“绿色税惠”政策送上门。“税务干部一对一辅导我们归集技改研发费用,精准匹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还梳理了资源综合利用等优惠,确保我们能‘直达快享’。”黄倩倩感慨,“这送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的红利,更是转型的信心和方向!”

政策红利的“活水”精准滴灌。自2020年起,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8920.85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2212.74万元。企业将减免的资金重点投入煅烧工序循环水技术改造、冷却塔升级等三大节水工程,成效显著。“我们的用水量持续下降,2024年企业单位产品取水量已优于广西先进标准,水重复利用率跃升至94.8%,成功获评自治区级节水标杆企业。”黄倩倩介绍,企业实现了从传统化工到绿色先锋的精彩蜕变。”

专班护航“绿引擎”,新兴产业加速跑

与此同时,在右江河谷,一个覆盖风电整机、叶片、塔筒、储能的全产业链制造基地——中国中车百色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正拔地而起。作为广西规模最大的风电产业集群基地和自治区“双百双新”重点工程,它肩负着构建区域绿色能源新支点的重任。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离不开高效的税务“护航队”。右江区税务局专门组建“绿色服务专班”,选派骨干担任“税收服务专员”,从项目破土动工就全程跟进。“税务专员团队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摸清我们在用地、融资、研发等方面的涉税需求,提供‘前置辅导+动态跟踪’服务,响应非常快!”中车百色基地生产部部长何辉称赞道。

税务部门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绿色税惠礼包”,助力广西中车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和广西百色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享受各项税费优惠53.45万元和113.80万元。“得益于高效的税费支持,基地叶片生产线迅速由1条拓展至4条,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满了2025年!”何辉表示,产能的提升,不仅彰显了税惠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强劲拉动,也夯实了百色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为区域构建“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新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右江区税务部门正持续优化“绿色服务专班”机制,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为更多像蓝星大华、广西中车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精准推送“政策清单”和“风险防控指南”。下一步,该局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深化政策辅导与涉税风险预警提示,助力企业用好用足绿色税制红利,加速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为百色构建竞争力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税务支撑。